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旅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基本要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旅游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ourism Safety Production Risk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384-2019《旅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旅游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风险”、“风险点”、“风险辨识”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风险点”是指存在或可能产生安全风险的具体位置或设施。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从业者准确把握风险管控工作的核心概念。
2. 风险辨识与评估:标准要求旅游企业应定期开展风险辨识工作,并建立风险清单。企业需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例如,对于高风险点,应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3. 风险控制措施:标准强调了不同风险级别的控制策略。对于低风险点,可通过日常巡查和维护来控制;而对于高风险点,则需要加强监控、培训以及设备升级。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4. 应急响应与处置: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有效的应急响应至关重要。标准规定了从预警发布到事故处理的一系列流程,包括信息报告、现场指挥、人员疏散等内容。企业应当预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和模拟演练。
5. 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为了保证风险管控的有效性,标准提出了定期检查和评估的要求。通过收集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同时鼓励采用新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比如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动态监测。
6. 教育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也是本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限于新入职员工,还包括在职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及实际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目的是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
综上所述,《旅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规范》为旅游业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引,帮助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框架,从而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