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勺公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配置要求、使用要求、消毒保洁要求及管理与宣传。本文件适用于泰州市范围内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及集体聚餐活动中的公勺公筷使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Public Spoons and Chopstick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2T 1013-2020公勺公筷使用规范》是由江苏省泰州市发布的关于公勺公筷使用的指导性文件。该标准主要从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配置要求、使用要求以及清洁消毒五个方面进行了规定,旨在规范餐饮服务中公勺公筷的使用,保障公众健康。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公勺”、“公筷”的概念。公勺是指供多人共同用餐时用于舀取菜肴的餐具;公筷则是指供多人共同用餐时用于夹取菜肴的餐具。这一定义有助于明确公勺公筷的功能定位,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在基本要求上强调了在集体聚餐场合应当配备公勺公筷。这包括但不限于婚宴、寿宴、升学宴等大型聚会活动。同时指出,当就餐人数超过8人时也应提供公勺公筷。这一要求充分考虑到了不同规模的聚餐需求,确保无论人数多少都能有效落实分餐制。
再者,关于配置要求,《规范》提出每张餐桌至少配备一副公勺公筷,并且其数量应当与同桌就餐人数相匹配。此外还特别提到,公勺公筷的颜色、形状或标识应当明显区别于个人使用的餐具,以便于识别。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混淆,提高使用的准确性。
在使用要求方面,《规范》提倡先用公勺公筷将菜肴分至个人餐盘后再进食。并且建议每次取用菜肴后都应回归原位,保持卫生整洁。对于特殊情况下的使用方法也有说明,比如如果需要蘸料则应先将食物放入个人餐盘再蘸取调料,以防止交叉污染。
最后,在清洁消毒环节,《规范》要求公勺公筷在每次使用前后均需经过清洗并达到清洁标准。具体做法是先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然后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物理消毒可选用煮沸或蒸汽方式,而化学消毒则需遵循相关安全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公勺公筷始终处于良好的卫生状态,为用餐者提供安全保障。
总之,《DB3212T 1013-2020公勺公筷使用规范》通过详细的条款设置,从多个维度对公勺公筷的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不仅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更能够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促进社会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