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蟹联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包括田块选择、工程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稻蟹联合种养田间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el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Rice-Crab Co-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096-2020《稻蟹联合种养田间工程建设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稻蟹综合种养田间工程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工程建设基本要求中,规定了稻蟹共作田块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区域。田块面积以20至50亩为宜,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平衡,同时便于管理和操作。
关于田间工程设计,文件指出沟坑占比应控制在总田块面积的10%到15%之间。沟坑的设计需兼顾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的需求,确保水位能够灵活调控。沟坑的深度一般为80至120厘米,宽度则为4至6米,这样的尺寸既能满足河蟹的生长需求,又不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对于进排水系统的设计,规程强调要保证水源清洁,进水口应高于田面,而排水口应低于田面。系统应具备独立的进、排水管道,且管道直径不得小于20厘米,以确保水流畅通无阻。此外,还需设置过滤设施和防逃装置,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及河蟹逃逸。
在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确保沟坑形状规则,坡度适宜。回填时要分层夯实,避免出现沉降现象。同时,要在沟坑四周修建防逃墙,高度不低于40厘米,并在顶部加设盖板或网罩。
以上内容是对DB22/T 3096-2020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解释,希望对从事稻蟹联合种养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