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处置中疫区(点)消毒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非洲猪瘟疫区(点)的消毒工作及相关防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to African Swine Fever Epidemic - Part 1: Disinfection in Epidemic Areas (Poi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258.1—2020《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处置消毒技术系列规范 第1部分:疫区(点)消毒》是辽宁省地方标准,旨在为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的疫区(点)消毒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对疫区(点)内环境、设施设备及物品等进行的消毒处理。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确保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消毒原则
- 彻底性:消毒应覆盖所有可能被污染的区域,不留死角。
- 安全性:选择对人体和环境安全的消毒剂,并正确操作。
- 经济性:合理选用消毒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消毒前准备
在实施消毒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人员培训:所有参与消毒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消毒流程和注意事项。
- 物资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消毒剂、器械和个人防护用品。
- 环境评估:对疫区(点)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污染程度和范围。
主要消毒措施
# 地面与墙面消毒
- 使用含氯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一般为0.5%-1%,喷洒或擦拭表面。
- 对于难以清洗的地方,可采用高压冲洗机配合消毒液进行深度清洁。
# 设备与工具消毒
- 所有接触过病猪或其排泄物的设备均需彻底清洗后浸泡于有效氯含量不低于2000mg/L的消毒液中至少30分钟。
- 可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也应按照上述方式处理。
# 废弃物处理
- 将所有废弃物集中收集并密封包装,在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 禁止随意丢弃任何可能携带病毒的材料。
注意事项
- 在整个消毒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 定期更换消毒剂以保持其效力,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导致效果下降。
- 消毒完成后,应对现场再次检测,确认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地控制非洲猪瘟疫情传播,保护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