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麻林下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麻在林下环境中的生态栽培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Understory Cultivation of Gastrodia el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609-2020《天麻林下栽培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天麻在林下栽培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解读:
1. 环境选择:标准指出,天麻栽培地应选择在海拔800-1500米之间,土壤pH值4.5-5.5的区域。这是因为天麻适宜在微酸性环境中生长,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其正常发育。
2. 林木选择与配置:要求选用树冠较稀疏、透光度适中的阔叶树种作为遮阴树种。例如,柞树、桦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林间郁闭度控制在50%-70%之间,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光照,又能提供必要的荫蔽条件。
3. 菌材准备:标准强调菌材必须来源于无污染的天然阔叶树木料,并且经过至少半年以上的发酵处理。这一步骤对于后续天麻菌丝体的生长至关重要。
4. 种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不同,每平方米可放置10-15段菌材,其间距保持在10-15厘米左右。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5. 田间管理:包括定期检查土壤湿度情况,确保土壤含水量维持在60%-70%之间;及时清除杂草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措施。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工作,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6. 采收时间:一般情况下,当年秋季即可收获第一批商品天麻。但具体采收日期还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灵活调整,以保证最佳品质。
以上内容仅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概括性阐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