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杉木无性系选育的技术要求、试验设计、选择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广东地区杉木无性系的选育工作及相关研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lonal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Chinese Fi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杉木无性系选育技术规程》(DB44/T 2223-2020)是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杉木无性系选育的技术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提出了无性系的概念,即通过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出的遗传特性一致的植物群体。这一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确保了选育过程中对遗传稳定性的重视。
其次,在“选育程序”章节中,规定了从种质资源收集到最终确定无性系的一系列步骤。其中特别强调了种质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善的资源档案系统,并定期更新信息。这一步骤对于保持遗传多样性和避免近亲繁殖至关重要。
再者,“试验设计与实施”部分指出,田间试验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或拉丁方设计,并且每个处理至少要有三次重复。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环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提高数据可靠性。
此外,“测定指标及方法”明确了生长量、抗病虫害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具体测量标准。例如,对于树高增长量,要求记录每年春季新梢长度,并精确到厘米;而对于木材密度,则需按照国家标准GB/T 19857执行测定工作。
最后,在“无性系鉴定与推广”环节里提到,当候选无性系经过连续三年以上的多点试验后,若其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品种,则可认定为优良无性系并予以推广使用。同时建议建立长期监测体系以跟踪评估这些优良品系的实际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杉木无性系选育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还特别注重科学严谨的态度贯穿整个选育过程始终,这对于促进我国杉木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