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交易流程、服务要求、监督管理与投诉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宜宾市行政区域内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的组织和管理。
Title:Rural Property Rights Exchange and Trading Service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5T 4-2019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规范》是四川省针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出台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规范,对于促进农村产权有序流转、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来看关于交易主体的规定。标准明确指出,参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主体应包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依法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这表明标准充分考虑了农村产权流转中的多元主体需求,有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在交易程序方面,标准规定了信息发布、交易申请、资格审查、组织交易、合同签订和交易鉴证六个基本环节。其中特别强调,信息发布需在省级以上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进行,且信息公示期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这一要求旨在确保信息透明度,保障各方权益。
关于交易方式,标准提出了包括协议转让、竞价、拍卖、招标等多种方式,并明确了不同方式的具体适用情形。例如,对于集体资产资源类项目,优先采用竞价或拍卖方式;而对于承包经营权流转,则可选择协议转让。这种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设置,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类型的产权流转需求。
在交易价格方面,标准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确定交易底价。同时要求交易服务机构建立价格评估机制,必要时可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这有助于防止低价转让或恶意抬价现象的发生,维护交易双方利益。
此外,标准还对交易风险防控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交易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并特别强调要加强对交易数据的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总之,《DB5115T 4-2019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规范》从多个维度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进行了全面规范,为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规范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