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樟粗油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要求、质量控制、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油樟树叶为原料进行油樟粗油加工的企业及相关单位。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rude Oil Processing of Litsea Cubeba
中国标准分类号:Y9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5T 12-2019油樟粗油加工技术规范》是由四川省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油樟粗油的加工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适用于以油樟叶为原料生产粗油的过程。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范围中明确了适用对象和领域。该标准规定了油樟粗油加工的基本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以及检验方法等关键环节。这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其次,在基本要求部分,标准强调了原料的选择与处理。要求油樟叶必须新鲜无污染,并且在采摘后应尽快进行加工,以保持其活性成分不被破坏。同时,加工环境需符合卫生标准,设备要定期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再者,关于工艺流程,标准详细描述了从原料预处理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蒸馏提取、冷凝收集、过滤净化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具体的参数设定,如蒸馏温度一般控制在100℃左右,时间为3-4小时,这样既能保证精油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又能减少能耗。
此外,质量控制是整个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标准指出,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检测产品的理化指标(如密度、折光率)及微生物含量,确保最终产品达到规定的标准值。对于不合格品,则需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处理,不得流入市场。
最后,在检验方法上,标准推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含量,并采用国际通用的感官评价体系来评估油樟粗油的气味、色泽等特性。这些科学严谨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DB5115T 12-2019油樟粗油加工技术规范》通过对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油樟粗油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