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美丽乡村社会治安治理的基本要求、组织建设、防范措施、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以及考核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达州市范围内美丽乡村的社会治安治理工作。
Title:Beautiful Countryside - Social Public Security Governance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7/T 8-2019《美丽乡村 社会治安治理规范》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于2019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社会治安治理工作的开展,提升农村地区的社会治理水平。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总则”部分明确指出,社会治安治理应遵循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的原则,强调村民自治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这表明,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时,不仅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还需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健全的村民委员会制度,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其次,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这一章节中,要求建立和完善覆盖乡村全区域的监控网络,并配备必要的巡逻队伍。具体来说,每个自然村至少要设置一个治安岗亭,每30户人家配置一名义务巡逻员。此外,还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视频监控、手机报警APP等增强防范能力。这些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再者,“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的构建也是本标准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提倡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解决邻里间的小摩擦,比如设立专门的调解委员会,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或退休干部担任成员;同时鼓励使用民间习俗作为辅助手段化解矛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诉讼案件的发生率,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另外,在“重点人群管控”方面,特别提到对流动人口、刑满释放人员以及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的关注。对于这类人群,除了加强日常监管外,还需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会救助服务,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这样做既体现了人文关怀,也有利于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最后,“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样不可忽视。标准建议定期组织法制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法律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还可以借助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平台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信息,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 社会治安治理规范》不仅为各地开展乡村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只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