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扦插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南京椴在江苏省范围内的扦插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Tilia miqueliana Maxim. by Cutt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南京椴是一种珍贵的乡土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DB32/T 3726-2020《南京椴扦插育苗技术规程》为南京椴的规模化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采穗母株的选择与管理
标准中明确指出,采穗母株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年龄适宜的植株。具体要求是:母株树龄应在15至30年之间,树高不低于8米,胸径不小于15厘米。同时,母株需位于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区域,并定期修剪以促进新梢萌发。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插穗的质量,为后续扦插成活率提供基础。
二、插穗的采集与处理
插穗采集时间定于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此时新梢已木质化但尚未完全硬化。插穗长度应控制在10至15厘米,每段保留2至3个芽点。采集后的插穗需立即剪去下部叶片,并用生根粉溶液浸泡1至2小时。此过程不仅有助于提高插穗活力,还能有效缩短其生根时间。
三、扦插基质的选择与消毒
标准推荐使用珍珠岩与蛭石按体积比1:1混合配置的基质作为扦插介质。这种组合既保证了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又避免了土壤传播病害的风险。在扦插前,基质需经过高温蒸汽或化学药剂处理,确保达到无菌状态。这一步骤对于防止插穗腐烂至关重要。
四、扦插后的管理措施
扦插后需保持环境温度在20至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0%以上。初期每天喷雾保湿两次,待插穗生根后逐渐减少频率。同时,要密切关注棚内光照强度,必要时采取遮阴措施避免强光直射。此外,每隔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促进幼苗健康成长。
五、苗木出圃标准
当扦插苗高达到30厘米以上,地径超过0.5厘米,并且已形成完整根系时即可出圃。此时苗木应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能力,适合移植到大田环境中继续培养。该标准为苗木质量评价提供了统一尺度,有利于规范市场流通秩序。
通过上述条文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南京椴扦插育苗技术规程》从各个环节细化了操作流程,为实现高效优质育苗提供了可靠指导。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育苗成功率,还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南京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