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半旱式稻菜轮作的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要求、水稻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轮作模式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半旱式稻菜轮作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mi-dry Rice and Vegetable Rotational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994-2020《半旱式稻菜轮作栽培技术规程》是由重庆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半旱式稻菜轮作的种植管理流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以下为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土壤准备:标准要求在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并结合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具体来说,深耕深度应达到30厘米以上,同时每亩地施加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此举是为了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水能力,为后续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2. 品种选择与播种: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市场需求合理选择水稻和蔬菜品种。对于水稻而言,建议选用抗病性强、产量稳定的杂交稻种;而蔬菜则要考虑到其生长周期短且经济效益高的特性来挑选适宜的种类如小白菜等。播种时间需依据季节变化调整,确保两种作物之间有足够的时间间隔完成各自的生长阶段而不互相干扰。
3. 田间管理:
- 水分控制是半旱式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既要保证作物正常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又不能造成积水导致烂根现象发生。因此,在不同生育期采取相应的灌溉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 施肥方面除了前期基肥外还需适时追肥补充养分。例如,在水稻抽穗期可适当增加氮肥用量促进籽粒饱满度;而对于叶类蔬菜,则更注重钾肥的应用以增强叶片厚度与色泽亮度。
- 病虫害防治上提倡采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药剂,并结合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等手段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4. 收获与后处理:当达到最佳采收时期时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机械化或人工收割操作。之后应对收获后的残余物进行妥善处理,比如粉碎还田或者集中堆放发酵制作堆肥资源化利用。此外,还应对农田进行必要的休耕轮作安排以便恢复地力。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半旱式稻菜轮作模式下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