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覆膜高温防治韭蛆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韭菜种植过程中采用覆膜高温技术防治韭蛆的操作规范。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temperature Mulching Control of Leek Maggo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929—2020《覆膜高温防治韭蛆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发布的关于韭蛆绿色防控的技术标准。该标准旨在通过覆膜高温处理方式有效控制韭蛆危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韭菜质量安全。以下为规程中的关键条文及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区域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韭菜种植区采用覆膜高温防治韭蛆技术。解读:明确了适用的地理范围和作物类型,确保技术措施因地制宜,提高针对性。
2. 苗床处理
苗床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土地。在播种前15天至20天,将苗床土壤翻耕并暴晒,必要时施用有机肥。解读:良好的苗床条件可以增强韭菜抗病虫能力,同时避免连作障碍带来的病害传播风险。
3. 覆膜时间与方法
当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或秋季日平均气温降至20℃以下时开始覆膜。选用厚度不低于0.08毫米的聚乙烯薄膜,覆盖宽度略大于畦面,四周压实密封。解读:掌握合适的覆膜时机对于利用自然温度条件杀死韭蛆至关重要,而薄膜的选择则关系到保温效果。
4. 韭菜田间管理
韭菜定植后保持田间湿润但不过湿,及时清除杂草。在韭蛆高发期可结合浇水追施生物菌剂以促进根系发育。解读: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不仅能够减轻韭蛆侵害程度,还能提升韭菜品质。
5. 环境保护要求
实施过程中不得随意丢弃废旧农膜,鼓励回收再利用;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登记的农药产品。解读: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理念。
6. 效果评估
每茬韭菜收获后应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若发现仍有明显受害现象,则需调整后续操作方案。解读:持续监测与反馈机制有助于不断优化改进技术应用策略。
总之,《覆膜高温防治韭蛆技术规程》为山东省韭菜产业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防控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各项操作步骤,确保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