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体育场地的分类与代码。本文件适用于体育场地的管理、统计、信息处理和交换等。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Sports Venu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910—2020《体育场地分类与代码》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体育场地的分类及编码体系。这项标准对于体育场地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数据统计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对标准进行深入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类体育场地的分类与编码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室内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健身路径等。明确适用范围有助于确保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分类原则
标准提出体育场地分类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科学性要求分类方法符合体育场地的功能特性和使用需求;系统性强调分类体系完整且层次分明;实用性则注重分类结果便于操作和管理。这些原则为后续的具体分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主要分类内容
# 按功能划分
标准将体育场地分为竞赛场地、训练场地、健身场地和其他用途场地四大类。其中竞赛场地主要用于举办正式比赛,如田径场、游泳馆等;训练场地是运动员日常训练所使用的场所;健身场地则面向大众开放,提供锻炼设施;其他用途场地可能包含多功能厅或休息区等。
# 按设施类型划分
依据设施类型,体育场地可进一步细分为球类场地(如篮球场、足球场)、体操场地、水上运动场地等。这种细分方式有利于更精准地描述不同类型的体育场地,并为其配备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服务。
编码规则
标准规定了统一的编码格式,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编码由五部分组成:地区代码、场地类别代码、具体项目代码、年份后两位以及顺序号。例如,“3701150121”代表济南市历城区的一个篮球场地,其中“37”为山东省代码,“01”为济南市代码,“15”为历城区代码,“01”为篮球场地类别,“21”为该场地在当年的编号。
数据管理要求
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标准还提出了数据采集、存储和更新的具体要求。建议定期对体育场地信息进行核查,及时修正错误或新增项目,以保持数据库的时效性。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体育场地分类与代码》不仅建立了清晰的分类框架,而且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对于推动山东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