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苜蓿根瘤菌剂田间施用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苜蓿种植过程中根瘤菌剂的施用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eld Application of Alfalfa Rhizobium Ag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093-2020《苜蓿根瘤菌剂田间施用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指导苜蓿根瘤菌剂在田间应用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甘肃地区苜蓿种植过程中使用根瘤菌剂的技术操作。这意味着该标准主要针对的是甘肃省内的苜蓿种植,为确保最佳效果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2. 术语和定义:
- 根瘤菌剂:由有效根瘤菌制成的产品,用于促进植物固氮作用。
- 有效根瘤菌含量:指每克或每毫升产品中存活的有效根瘤菌数量,单位为CFU(菌落形成单位)。
3. 根瘤菌剂的选择:
- 应选择与目标植物相匹配的根瘤菌株,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共生固氮能力。
- 根瘤菌剂应具备高活性、强适应性和长寿命的特点。
4. 根瘤菌剂的使用方法:
- 拌种:将根瘤菌剂均匀地涂覆于种子表面,确保种子完全被覆盖但不结块。
- 土壤接种:在播种前,将根瘤菌剂稀释后均匀撒播于土壤表面,并轻轻混入土层中。
- 灌溉接种:通过灌溉系统将根瘤菌剂溶液注入土壤中,需注意控制水量以避免稀释过度。
5. 使用剂量:根据根瘤菌剂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进行操作,通常每公顷用量约为100至200克有效成分。
6. 注意事项:
- 使用前检查根瘤菌剂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 避免与其他化学肥料或农药同时使用,以免影响根瘤菌活性。
- 施用后应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根瘤菌定殖。
7. 效果评估:定期监测苜蓿植株的生长情况及固氮效果,可通过测定叶片氮含量等方式来评价根瘤菌剂的应用成效。
以上内容基于DB62/T 4093-2020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深入解析,旨在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技术规程,从而提高苜蓿种植的质量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