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饲用黑麦“甘引1号”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种子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饲用黑麦“甘引1号”品种的生产、加工和使用。
Title:Feeding Rye \"Gan Yin No. 1\"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饲用黑麦品种“甘引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专用饲料作物,其标准为DB62/T 4092-2020。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种子质量要求
1. 纯度:种子纯度应不低于98%,这意味着每100粒种子中至少有98粒是甘引1号品种本身,其余2粒可以是其他植物种子或杂质。这一指标确保了种植后田间的品种一致性。
2. 净度:净度需达到99%以上,表示除去种子以外的其他物质(如泥土、碎屑等)所占比例极小,保证了种子的纯净度和播种后的出苗率。
3. 发芽率:发芽率不得低于85%,即在适宜条件下,每100粒种子中有至少85粒能够成功萌发。这是衡量种子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4.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3%以内,过高会导致种子容易霉变,影响保存期限;过低则可能降低种子的生命力。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期播种:最佳播期为春分至清明期间,此时气温回升有利于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
2. 合理密植:建议行距为20-25厘米,株距10-15厘米,每亩播种量约10公斤左右。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良好。
3. 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并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追肥。一般情况下,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追施一次氮肥即可满足需求。同时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溉措施。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间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方法进行综合治理。特别需要注意锈病、白粉病以及蚜虫等常见危害因素。
收获与贮藏
1. 收获时机:当大部分茎叶枯黄且籽粒变硬时即可开始收割作业。过早收获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而延迟收获则可能导致部分籽粒脱落造成损失。
2. 脱粒干燥:采用联合收割机完成脱粒过程,并将新鲜籽粒摊开晾晒直至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通常为13%以下)。避免长时间堆垛以免发热导致霉变。
3. 包装储存:使用防潮透气材质制成的袋装或箱装进行密封包装后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切忌直接接触地面以防受潮受损。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标准规范操作流程,“甘引1号”饲用黑麦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还能有效提升饲料营养价值从而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