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苹果园酸化土壤改良的技术要求、改良措施及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苹果园酸化土壤的改良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Acidic Soils in Apple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0T 106-2020《苹果园酸化土壤改良技术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苹果园酸化土壤的改良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土壤酸化状况评估
标准指出,土壤酸化程度应通过pH值来判断。当土壤pH值低于5.5时,即认为存在酸化现象。这一规定为后续改良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实际操作中,需要定期检测土壤pH值,并记录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改良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标准推荐使用石灰石粉、白云石粉等碱性物质作为改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土壤pH值,还能补充钙镁元素,有利于果树生长。具体用量需根据土壤酸化程度确定,一般每亩施用量在500至1000公斤之间。此外,还应结合有机肥一起施用,以增强改良效果。
三、改良方法
改良方法主要包括全园撒施和局部深翻两种方式。全园撒施适用于整个果园范围内的普遍酸化问题;而局部深翻则针对局部严重酸化的区域进行重点处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确保改良材料均匀分布于根系主要分布层内,深度控制在20至40厘米为宜。
四、改良后的管理措施
改良后需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一方面要合理灌溉,避免因过度浇水导致改良效果减弱;另一方面要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平衡养分供给。同时,还需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保障果树健康生长。
五、监测与评价
为了检验改良效果,每隔两年应进行一次土壤检测,包括但不限于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如果发现改良效果不理想,则应及时调整方案,重复上述改良过程直至达到预期目标为止。
以上就是对DB3710T 106-2020《苹果园酸化土壤改良技术规范》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苹果园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