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苹果园生草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生草模式、草种选择、种植技术、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苹果园内生草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ssing in Apple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0T 102-2020《苹果园生草技术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在苹果园内实施生草栽培模式,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苹果品质。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生草栽培:指在苹果园内种植适宜的草种,通过草与果树共生的方式,形成良性生态循环的技术。
解读:这一定义明确了生草栽培的核心理念,即通过人工种植草类植物,利用其生态功能,达到改良土壤、调节小气候等目的,同时不影响苹果树的正常生长。
二、草种选择
2. 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耐旱性强、生长适中、不易成为病虫害寄主的草种。
解读:选择合适的草种是成功实施生草栽培的基础。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以及苹果树的生长需求来挑选草种。例如,白三叶草和黑麦草都是常用的优良草种,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低的管理成本。
三、生草管理
3. 生草高度应控制在10cm至20cm之间,每年至少割草三次,割下的草可覆盖于行间或树盘周围。
解读:合理的草高控制有助于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过高导致杂草竞争养分,同时也防止过低影响草的生态功能。定期割草并合理利用割下的草,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
四、施肥与灌溉
4. 在生草期间,应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并结合草种特性调整施肥策略;灌溉时需注意避免积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
解读:氮肥能够促进草的旺盛生长,但过量施用可能会造成草种过度繁茂而影响果园环境。因此,施肥时要依据草种的需求量精准施加。灌溉则要注意频率和水量,既要保证草的正常生长,又要防止因水分过多引发根系腐烂等问题。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中的部分内容及其深度解析,希望对实际操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