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平台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的平台设计、开发、检测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Active Safety of Road Transport Vehicles - Part 1: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R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610.1-2019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平台》是一项关于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的江苏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平台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以及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道路运输的安全性。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出发,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明确了平台应具备的基本技术条件。例如,平台需要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以确保与不同类型的车载终端兼容,并且要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流而不丢失信息。此外,还强调了平台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使得未来可以根据新的需求和技术发展添加新功能或升级现有系统。
其次,关于功能要求,标准指出平台必须提供实时监控、历史查询、报警管理等基本服务。特别是对于报警管理,要求能准确记录并及时响应各种异常情况如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并通过短信或其他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同时,平台还需支持多级权限管理和用户角色分配,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再者,在性能要求上,标准设定了严格的指标来衡量平台的表现。比如响应时间不得超过一定秒数,数据存储期限不低于规定天数等等。这些具体数值不仅反映了当前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为后续维护提供了依据。
最后,在检验方法部分,标准提出了详细的测试流程和评估标准。这包括但不限于模拟真实环境下的压力测试、长时间连续运行稳定性测试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全面地验证平台是否符合设计初衷,并发现潜在的问题以便改进。
综上所述,《DB32/T 3610.1-2019》作为一项重要的地方性标准,在推动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不仅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也为政府部门监管提供了有力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相信这项标准将会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