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中实体防入侵的建设要求、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of Dangerous Chemicals - Part 3: Physical Anti-intru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321.3-2019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中关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规范第三部分,主要聚焦于实体防入侵技术的应用。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5.1.1 防入侵系统应覆盖整个防护区域,确保无盲区。这意味着在设计和安装防入侵系统时,需要全面考虑防护对象的几何形状、地形地貌以及可能存在的死角,通过合理布置探测器等设备来实现无缝监控。例如,在大型储罐区周围设置红外对射装置或振动光纤,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
5.2.1 系统应具备实时报警功能,并能准确区分正常活动与非法入侵行为。这一要求强调了系统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通常会采用多层防御策略,如结合视频监控、雷达探测等多种手段共同工作。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应当立即发出警报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后续分析使用。
5.3.1 应定期维护保养设备,保持其良好状态。良好的维护是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这包括但不限于清洁镜头、校准传感器参数、检查电源连接等内容。同时还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在发生故障或者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处理。
5.4.1 数据存储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为了便于事后追溯调查,所有相关数据都必须妥善保存。这些数据不仅包括图像资料也涵盖各种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此外,还应该采取加密措施保护敏感数据的安全性。
以上只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做了简要阐述,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上述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