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皱纹盘鲍浅海筏式养殖的环境条件、苗种选择与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沿海地区皱纹盘鲍的浅海筏式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ffshore Raft Culture of Haliotis discus hanna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589—2019《皱纹盘鲍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皱纹盘鲍浅海筏式养殖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
标准条文: 选择风浪较小、潮流畅通、水质清洁且盐度适宜(通常为25‰-35‰)的海域作为养殖区。
解读: 这一规定强调了环境因素对皱纹盘鲍生长的重要性。风浪过大会影响鲍鱼的正常摄食和呼吸,而良好的水流可以带来丰富的饵料和氧气。此外,水质清洁和适宜的盐度是保证鲍鱼健康生长的基本条件。
苗种选择
标准条文: 苗种应来源于正规苗场,要求无病害、活力强、附着牢固。
解读: 高质量的苗种是成功养殖的基础。从正规苗场采购可以确保苗种的质量和来源可追溯性。苗种的活力直接影响其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因此在挑选时要特别注意观察苗种的活动情况。
日常管理
标准条文: 定期检查养殖笼网是否有破损,及时清理附着物,保持笼网清洁。
解读: 养殖笼网是皱纹盘鲍的主要栖息场所,定期检查并维护可以防止因网眼堵塞导致的缺氧或疾病传播。同时,清除附着物有助于提高水流交换效率,促进鲍鱼的健康生长。
投喂管理
标准条文: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投喂量,夏季每天投喂一次,冬季每两天投喂一次。
解读: 投喂量的调整需考虑季节因素对鲍鱼代谢的影响。夏季温度高,鲍鱼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更多的食物供给;而冬季气温低,代谢减缓,则适当减少投喂次数以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疾病防控
标准条文: 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建立疾病预警机制。
解读: 水质的变化往往是疾病爆发的前兆。通过定期检测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建立疾病预警机制则可以帮助养殖者快速响应突发状况,降低损失。
以上是对DB32/T 3589—2019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皱纹盘鲍浅海筏式养殖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