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交通地理信息服务应用的基本要求、数据要求、服务要求、应用要求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地理信息的交通服务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与实施。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ff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572—2019 交通地理信息服务应用技术规范》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交通地理信息服务的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定义部分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交通地理信息”、“服务接口”等核心概念。“交通地理信息”被定义为描述交通基础设施及其周边环境的空间数据集合。这一定义明确了交通地理信息不仅包括道路、桥梁等静态设施的位置信息,还涵盖其属性特征如宽度、承载能力等动态变化的数据。
二、数据采集与更新
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要求采用高精度定位设备获取原始数据,并强调数据采集应覆盖全省范围内的所有等级公路及重要节点。对于数据更新频率的规定尤为严格,要求主干道至少每季度更新一次,支线路段至少每年更新一次。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建立自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三、服务质量指标
本标准提出了多项服务质量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查询成功率不低于95%以及错误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这些量化指标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衡量自身服务水平的标准,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安全保护措施
考虑到交通地理信息涉及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在安全保护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所有涉及敏感信息的操作均需经过授权审批流程,并且所有的传输过程都必须加密处理以防止信息泄露。同时建议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确保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能够迅速恢复业务运行。
五、测试验证方法
为了保证各项功能正常工作,标准还给出了详细的测试验证方案。例如,在性能测试环节,需要模拟不同并发量下的访问场景来评估系统的负载能力;而在兼容性测试时,则需考虑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下的表现差异。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32/T 3572—2019》不仅涵盖了从数据生产到最终使用的全流程管理框架,而且注重细节把控,力求打造一个既科学合理又易于执行的规范体系。这对于促进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交通地理信息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