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百合生产的产地环境、种球选择与处理、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无公害百合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n-hazardous Lily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106-2019《无公害百合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百合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产地环境选择
标准要求百合种植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土壤pH值应在6.0至7.0之间,且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表明百合对土壤酸碱度有较高要求,偏酸或偏碱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同时,高有机质含量有助于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
栽培管理要点
在栽培管理部分,标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通常每平方米种植密度为15株左右,并提倡施用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此外,还建议采用滴灌方式灌溉,以减少水分浪费并防止病害发生。
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对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优先使用物理方法如覆盖防虫网来预防蚜虫等害虫侵害。化学药剂仅限于必要时使用,并严格控制用药量及安全间隔期。特别指出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
采收与贮藏条件
关于采收时间,当百合花谢后叶片开始枯黄时即可采收。采收后的百合需立即去除泥土清洗干净,在阴凉通风处晾干水分后再入库保存。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至4℃,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范围内。
以上是基于DB13/T 5106-2019《无公害百合生产技术规程》中几个关键方面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标准,也有利于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