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丝织文物化学清洁的基本原则、清洁前的准备、清洁方法、清洁后的处理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化学方法对丝织文物进行清洁的操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leaning of Silk Cultural Relics - Part 2: Chemical Clea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W40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718.2-2020《丝织文物清洁规范 第2部分:化学清洁》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丝织文物化学清洁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对出土或传世的丝织文物进行化学清洁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适用于各类丝织品,包括但不限于丝绸、绢、纱等材质的文物。
2. 术语和定义
- 化学清洁:利用化学试剂去除丝织物表面附着的污垢而不损伤其纤维结构的过程。
- 污染物:指附着在丝织物上的泥土、油脂、颜料残留或其他外来物质。
3. 准备工作
在进行化学清洁前,需完成以下步骤:
- 文物状况评估:通过目视检查、显微镜观察等方式确定文物的状态,评估是否存在脆弱区域。
- 样品测试:选择一小块不显眼的部位作为试验区,尝试不同清洁剂以确保不会损害织物。
- 清洁环境准备:保持工作区域清洁、无尘,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等。
4. 清洁剂的选择与使用
- 清洁剂应为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化学品,避免使用强酸、强碱类物质。
- 推荐使用的清洁剂包括但不限于乙醇、去离子水稀释后的氨水等温和型溶剂。
- 使用时需严格按照比例调配,并控制浸泡时间,防止过度清洗导致纤维受损。
5. 具体操作步骤
- 将待处理的丝织物平铺于干净的工作台上。
- 使用软毛刷蘸取适量清洁液轻轻刷洗污染区域。
- 对顽固污渍可采用局部点涂法,但要小心避免扩散。
- 完成初步清洁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自然晾干。
6. 质量检验与记录
清洁完成后应对文物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且无明显损伤。同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使用的材料、方法、效果评价等内容,以便后续研究参考。
7. 安全注意事项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等;存放化学药品的地方要远离火源,并定期检查通风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以上就是对DB11/T 1718.2-2020《丝织文物清洁规范 第2部分:化学清洁》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