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燃机用生物柴油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工艺制得的脂肪酸甲酯(FAME),并符合内燃机用生物柴油要求的产品。
Title:General 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Biodiesel Used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2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138-2019内燃机用生物柴油通用技术条件》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内燃机使用的生物柴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技术要求
1. 外观:应为清澈透明液体,无肉眼可见杂质。这一条文强调了生物柴油的纯净度,确保其不会因杂质影响发动机性能。
2. 密度:在20℃条件下,密度应在860 kg/m³至900 kg/m³之间。密度直接影响燃料的燃烧效率及与传统柴油的兼容性,合理的密度范围有助于优化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3. 酸值:不大于0.80 mg KOH/g。酸值反映了生物柴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过高的酸值会加速设备腐蚀并降低使用寿命。
4. 水分含量:不大于痕迹(质量分数0.05%)。水分的存在会导致发动机部件生锈,并可能引起过滤器堵塞等问题。
5. 灰分:不大于0.02%。灰分过高可能会造成发动机磨损加剧,影响其正常运行。
6. 氧化安定性:诱导期不小于6小时。这表明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在储存过程中不易变质。
7. 冷滤点:根据不同牌号有不同的限值,如B100型不应高于-10℃。冷滤点决定了生物柴油在低温环境下的流动性,对于寒冷地区的使用尤为重要。
8. 硫含量:不大于10 mg/kg。硫含量低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中的SOx浓度,有利于环境保护。
9. 机械杂质:无。此指标保证了生物柴油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颗粒物而损害精密仪器。
10. 运动粘度:在40℃时,范围为3.5 mm²/s至5.0 mm²/s。合适的粘度有助于燃油泵送以及喷射雾化效果。
以上这些技术参数共同构成了生物柴油产品质量的基本框架,只有满足所有要求才能称得上合格产品。此外,标准还特别指出,在生产和销售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