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器人智能清洗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机器人为核心,用于工业设备、零部件等表面清洗作业的智能清洗机。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elligent Robot Cleaning Mach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J76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135-2019《机器人智能清洗机技术条件》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机器人智能清洗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技术要求
- 安全性:清洗机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确保在负载超过额定值时能够自动停机,防止设备损坏。此外,清洗机的外壳应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避免漏电风险。
- 清洁效果:清洗机的工作效率需满足特定标准,例如对于不同材质表面的清洗时间、清洗后残留物的清除率等都有明确规定,以保证清洗质量。
2. 试验方法
- 性能测试:包括清洗速度、清洗压力、清洗液消耗量等关键指标的测量方法。这些测试需要使用专门的仪器,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 耐久性测试:通过模拟长时间运行的情况来评估清洗机的耐用程度,如连续工作时间、故障频率等,以此判断其使用寿命。
3. 检验规则
- 每台出厂的机器人智能清洗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只有符合所有技术要求的产品才能获得合格证书。检测内容涵盖外观检查、功能验证以及各项性能指标的实际测量。
4. 标志与包装
- 清洗机外部应清晰标注产品型号、生产日期、制造商信息等内容,便于用户了解产品详情并进行维护保养。同时,合理的包装设计可以有效保护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
5. 运输与贮存
- 在运输环节中需要注意防潮、防晒措施,避免因恶劣天气导致设备受损。长期存放时也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生锈或老化现象发生。
以上是对DB13/T 5135-2019标准部分核心条款的具体解析,旨在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