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荔枝果实的分级要求、检验方法、包装与标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番荔枝果实的收购、贮运和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for cherimoya fru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农业标准化工作中,标准的更新与实施往往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市场流通。针对《TYNRZ 006-2025 番荔枝果实分级》这一地方标准,其新版本相较于旧版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与优化。本文将以“果实外观质量要求”作为切入点,重点分析新老版本在该条款上的差异,并探讨其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明确的参考依据。
旧版标准(假设为 TYNRZ 006-2018)中,对番荔枝果实的外观质量要求较为笼统,主要从色泽、形状、表皮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描述,但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例如,“果实应无明显病斑、虫害、机械损伤”等表述虽具有指导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因主观判断而产生分歧。
而新版标准 TYNRZ 006-2025 在此部分进行了细化,明确了不同等级果实对外观的具体要求。例如,一级果要求“表皮光滑、无任何可见病斑或虫害痕迹”,二级果允许“轻微虫害痕迹,但不影响食用安全”,三级果则可接受“较明显病斑或虫害,但未影响整体结构”。这种分层式的表述,不仅增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也提高了分级结果的一致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检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新标准中的各项指标,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分级错误;其次,应结合感官检验与仪器辅助检测,如使用色差计测定果实颜色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最后,企业在分级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每一环节都有据可依,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综上所述,TYNRZ 006-2025 在“果实外观质量要求”方面的改进,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产品品质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对于生产、加工及销售企业而言,准确理解和执行新标准,是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信任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