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宁夏12000比例尺地理信息要素的内容、表达方式及精度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内12000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管理和应用。
Title:Norm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lements of Ningxia at Scale 1:12000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宁夏12000地理信息要素规范》(DB64/T 1696-2020)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表达。这项标准对于提升区域地理信息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对标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标准中明确指出地理信息要素分为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两大类,并进一步细化为多个子类别。例如,在自然地理要素部分,包括了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具体类型;社会经济要素则涵盖了居民地、交通设施、行政边界等内容。每种要素都有对应的编码规则,这些编码不仅用于标识不同的地理实体,还便于后续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数据采集精度要求
对于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要素,该标准设定了相应的采集精度标准。比如,对于高程点而言,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0.5米,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3米;而对于居民地要素,则要求建筑物高度测量误差不超过±0.5米。这样的规定确保了数据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为各类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表达规范
在数据表达方面,标准强调了符号化表示的重要性。例如,河流通常采用蓝色虚线或实线来表示,而道路则根据等级分别使用不同宽度的黑色线条。此外,对于文字注记也有严格的要求,如字体大小、颜色搭配等,都需符合特定规范以保证地图整体美观且易于阅读理解。
数据更新机制
为了保持地理信息数据的时效性,标准提出了定期更新机制。具体来说,对于变化频率较高的要素(如城市规划中的新建项目),建议每季度至少更新一次;而对于相对稳定的要素(如山脉轮廓),可以延长至每年更新一次即可。这种灵活调整机制有助于降低维护成本同时又能满足实际需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宁夏12000地理信息要素规范》不仅涵盖面广而且针对性强,它为宁夏地区的地理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相关企业,在开展相关业务时都应该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从而促进区域内地理信息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