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变化检查、实验室检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of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 in Duck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880—2020《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规程》是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主要规定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确诊和监测工作。它明确了适用对象为鸭子,且强调了诊断过程中的技术规范性。
2. 术语和定义:
-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等。
- 凝集试验:一种用于检测血清中抗体的方法,通过观察红细胞与特定抗原的凝集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相应抗体。
3. 样品采集:
- 样品应从疑似患病的鸭子身上采集,确保样本的新鲜度和代表性。
- 血液样本需使用无菌容器保存,并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4. 实验室检测:
- 细菌分离培养:将采集到的样本接种于适当的培养基上,观察是否有目标菌落生长。
- 生化鉴定: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一系列生化反应测试,以确认其种类。
-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PCR技术扩增特异性基因片段,进一步验证病原体的存在。
5. 结果判定:
- 如果在实验室检测中发现符合鸭疫里默氏杆菌特征的菌株,则可判定为阳性。
- 对于抗体检测,根据凝集试验的结果强度来评估感染程度。
6. 报告撰写:检测完成后,需详细记录所有实验步骤及结果,并形成正式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单位。
以上内容是对DB37/T 3880—2020标准中部分核心条款的专业解析,希望对你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请务必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各项检测流程,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