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态茶园(Ⅰ类)普洱茶在产地环境、种植管理、加工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生态茶园(Ⅰ类)普洱茶的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Pu'er Tea from Ecological Tea Gardens (Class I)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8/T 52—2020《生态茶园(Ⅰ类)普洱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是云南省普洱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生态茶园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普洱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生态茶园: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在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实现茶叶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茶园。
-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特征的发酵或不发酵茶。
茶园建设要求
1. 选址
- 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且无污染源的地方建立茶园。
- 远离工业区、矿区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区域。
2. 品种选择
-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大叶种茶树品种。
- 推荐使用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
生产过程控制
1. 施肥管理
-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土壤检测,根据结果调整施肥方案。
2. 病虫害防治
-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 鼓励采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捕)和生物方法(如释放天敌)来控制病虫害。
3. 采摘
- 春季采摘时间为清明节前后至谷雨期间;夏季采摘时间为立夏至小满期间;秋季采摘时间为寒露至霜降期间。
- 采摘时应注意保留足够的新梢,保证茶树正常生长发育。
质量检验
1. 感官指标
- 外形:条索紧结完整,色泽光润。
- 汤色:橙黄明亮。
- 香气:纯正持久。
- 滋味:醇厚回甘。
- 叶底:柔软匀整。
2. 理化指标
- 水分含量≤7%。
- 灰分含量≤6%。
- 总灰分中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的比例≥50%。
3. 卫生指标
- 符合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要求。
- 不得检出农药残留超标情况。
以上内容是对DB5308/T 52—2020《生态茶园(Ⅰ类)普洱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款的具体说明。该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普洱茶的质量水平,还促进了茶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