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用型柴鸡在网床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求,包括育雏前准备、温度湿度控制、光照管理、饲料营养及疫病防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采用网床育雏方式的肉用型柴鸡养殖企业及养殖户。
Title:DB1310T 204-2019 Meat-type Native Chicken Net Bed Rearing in Brooding Peri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10T 204-2019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关于肉用型柴鸡网床育雏期饲养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对肉用型柴鸡在育雏阶段的饲养环境、饲料管理、卫生防疫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首先,在饲养环境方面,标准要求育雏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温度控制在32℃至35℃之间,湿度维持在60%到70%范围内。这些条件能够确保雏鸡健康成长,避免因温湿度过高或过低而引发疾病。此外,地面铺设的网床材质需具备防滑性能,并定期清洁消毒以防止病原菌滋生。
其次,在饲料管理上,标准强调了营养均衡的重要性。雏鸡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18%,并根据生长发育情况适时调整配方。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新鲜饮水供应,水槽设计要便于清理且不易污染。对于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明确规定不得随意添加,确有必要时应在兽医指导下合理使用。
再者,在卫生防疫措施上,标准提出了严格的管理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对育雏舍内外进行全面清扫与消毒;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接种疫苗;密切观察鸡群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隔离诊治。此外,还特别指出要防止外来人员及动物进入生产区域,切断可能的传播途径。
最后,关于记录保存方面,标准要求所有与饲养相关的活动都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进雏时间、饲料投喂量、疫苗接种日期等信息,以便追溯查询。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也为今后改进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总之,《DB1310T 204-2019 肉用型柴鸡网床育雏期饲养技术规范》为养殖户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有助于实现高效、安全的养殖目标。遵循这一标准,可以有效提升肉用型柴鸡的整体品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