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公共交通工具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消毒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各类公共交通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公交车、地铁、出租车、长途客车等的疫情防控消毒工作。
Title:Disinfection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VID-19: Part 1 - Public Transport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984.1-20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消毒技术指南 第1部分:公共交通工具》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公共交通工具疫情防控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明确要求公共交通工具的消毒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分类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日常运营中,要注重预防性措施,如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清洁环境,并根据不同的交通工具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消毒方案。
对于公共交通工具内部环境的消毒,标准规定了空气、物体表面及乘客接触部位等不同区域的具体要求。例如,空气消毒可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实现,确保车厢内空气流通良好。而对座椅、扶手、拉环等高频接触部位,则需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至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消毒工作的规范性和记录保存的重要性。所有消毒操作都应当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使用的消毒剂种类、浓度、作用时间和具体实施人员等信息,以便追溯和核查。同时,定期开展消毒效果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以保证消毒措施的有效性。
针对特殊情况下如出现确诊病例时的应急处理,标准提出了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现确诊病例,应立即停止运行并进行全面彻底的终末消毒,待专业机构评估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营。
这些规定的落实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公共交通管理部门、运营企业以及广大乘客的支持与配合。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可以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公众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