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生菌菇房建设的术语和定义、选址与规划、建筑设计、设备配置及施工验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草生菌菇房的设计、建设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Grass Mushroom Ho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29/T 51-2019草生菌菇房建设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云南地区草生菌菇房建设的技术规范,对推动当地草生菌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规程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选址是草生菌菇房建设的基础,规程明确指出:“菇房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区域。”这主要是因为草生菌对环境要求较高,尤其忌积水和污染。此外,“菇房周围不得有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水排放口等。”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菇房空气质量和水源清洁,为草生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菇房结构设计
在菇房结构设计方面,规程强调:“菇房建筑应采用隔热保温材料,墙体厚度不低于20cm。”这是基于草生菌生长需要恒温恒湿的环境考虑,合理的保温措施可以有效维持菇房内部温度稳定。同时,“菇房屋顶应设置通风窗,面积不少于屋顶总面积的15%。”通风系统的设计对于调节菇房内湿度和气体交换至关重要,能够防止因湿度过高导致的病害发生。
三、设施配备
规程还对菇房内的设施配置提出了具体要求。“每间菇房需配备独立的温控设备,温差控制精度应在±1℃以内。”精确的温控系统是保证草生菌品质的关键。另外,“供水系统应设有过滤装置,并定期清洗消毒。”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草生菌的健康生长,因此必须保证供水系统的清洁卫生。
四、管理与维护
关于日常管理和维护,规程指出:“菇房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包括检查墙体是否有裂缝、门窗是否密封完好等。”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有助于延长菇房使用寿命。同时,“操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熟悉各项操作流程及应急处理方法。”规范化的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生产风险。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DB5329/T 51-2019草生菌菇房建设技术规程》从选址规划到具体实施再到后期管理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为促进云南地区草生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希望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共同推动我国草生菌产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