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弥渡大青菜种植的产地环境、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弥渡县区域内弥渡大青菜的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idu Large Green Vegetable Cultivation - Part 2: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29/T 4.2-2019《弥渡大青菜种植技术规范 第2部分:种植》是云南省地方标准,对弥渡大青菜的种植技术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播种前准备
标准要求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砂壤土作为种植地。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在播种前需要深翻土地25~30厘米,并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不少于3000公斤,并配合适量磷钾肥。
二、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为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采用条播方式,行距控制在40~50厘米,株距20~25厘米。播种深度应保持在1.5~2厘米,每亩播种量为300~400克。播种后要立即覆土并镇压,确保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
三、田间管理
苗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留苗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株。进入莲座期后要加强肥水管理,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并结合浇水进行。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控霜霉病和蚜虫。
四、采收标准
采收时间一般在播种后的70~80天。采收标准为植株高度达到30~35厘米,叶片数不少于10片,叶片颜色鲜绿,无病斑。采收时应从基部割除,保留根部长度不超过5厘米。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的核心要点,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弥渡大青菜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