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美洲商陆(Phoradendron flavescens)检疫鉴定的术语和定义、检测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形态学鉴定方法、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进出境、跨区域调运的植物及其产品的美洲商陆检疫鉴定。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Phoradendron flavesc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882-2019《美洲商陆检疫鉴定方法》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美洲商陆的检疫和鉴定工作。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从进境货物、运输工具、集装箱、包装材料、铺垫材料、土壤及其他可能携带植物繁殖材料的物品中检测美洲商陆。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确保在各种可能携带美洲商陆的场合都能有效实施检疫。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这些引用文件为美洲商陆的检疫提供了技术支撑,确保了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如“美洲商陆”是指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容易成为入侵物种。明确这些术语有助于统一认识,避免因理解差异导致的工作失误。
检疫鉴定程序
标准详细规定了从样品采集到最终鉴定的全过程。首先要求采集代表性样品,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DNA检测等多种手段进行初步鉴定。如果初步鉴定结果不确定,则需进一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确认。这一程序确保了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样品处理与保存
样品处理部分强调了样品应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并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证检测结果不受样品状态影响。
结果报告
标准要求检测机构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样品来源、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内容。报告应由具备资质的技术人员审核并签字确认,以保证其权威性和可信度。
以上是对DB35/T 1882-2019《美洲商陆检疫鉴定方法》的重要条文解读。这项标准为防止美洲商陆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