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水面生态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收获与运输及生产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大水面生态养殖的操作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Regulations for Large Water Surface Ecological Aqua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082-2019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是一项专门规范大水面生态养殖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水质管理部分,标准强调了定期监测水质的重要性,并要求保持水体透明度在40cm以上。这意味着养殖者需要密切关注水中的溶解氧、pH值等指标,确保它们处于适宜鱼类生长的范围。同时,通过合理的投饵和排污措施来控制营养盐水平,避免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其次,在放养密度上,标准建议每公顷水域面积的放养量不宜超过1500尾成鱼。这一规定旨在防止因过度密集而导致的竞争压力增加以及疾病传播风险上升。合理的放养密度有助于提高单产的同时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再者,对于饲料的选择与使用,标准提倡采用绿色环保型饲料,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也能提升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此外,还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不同阶段鱼类对营养的需求。
最后,关于病害防控,标准提出建立完善的预防体系,包括日常巡查制度、疫苗接种计划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由专业人员进行诊断处理,杜绝滥用抗生素现象。
综上所述,《DB22/T 3082-2019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从多个方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值得从业者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