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臭椿沟眶象的防治原则、调查方法、综合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臭椿沟眶象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 of Aromia moschiola on Ailanth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225-2020臭椿沟眶象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臭椿沟眶象这一林业害虫的防治技术规范。该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臭椿沟眶象的监测与防控工作,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降低其对森林资源的危害。
其中关键条款包括:
1. 监测方法:规定了以固定样地法为主,辅以灯诱法和性诱剂诱捕法来定期调查成虫数量变化情况。要求每公顷设置不少于5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1平方米,并且要连续观察三年以上数据作为基准值。
2. 防治指标:当春季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平均密度达到每株树上有3只以上时,即需启动化学药剂喷雾处理程序;而对于幼龄林则当发现有10%以上的植株受害率时也应采取相应措施。
3. 化学防治: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乳油或溴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等进行喷洒作业。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晚时段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并确保覆盖所有可能藏匿处所如枝干裂缝内侧等部位。
4. 生物防治:鼓励利用天敌昆虫如姬小蜂、跳小蜂等寄生性天敌以及白僵菌制剂来进行生物控制。特别是在幼虫期阶段更容易取得良好效果。
5. 综合管理:强调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及时清除枯死木及衰弱木减少潜在繁殖场所;同时结合抚育间伐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整体抗逆能力。
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防治体系框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环境条件灵活调整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