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古莸造林的术语和定义、苗木培育、造林地选择与准备、栽植技术和抚育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蒙古莸的人工造林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golian Yew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医学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DB15/T 1855—2020 蒙古莸造林技术规程》这一地方标准的发布,为蒙古莸的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指出蒙古莸造林应遵循的原则包括适地适树、良种壮苗、合理密植以及保护生态等。其中,“适地适树”强调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和树种,确保植物能够健康成长;“良种壮苗”则要求选用优质种子或扦插材料培育出健壮的幼苗,以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合理密植”是指按照一定的行距株距安排树木位置,既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避免过度拥挤影响通风透光;最后,“保护生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造林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措施恢复和改善周边环境质量。
其次,关于造林前准备工作的规定也非常重要。标准中提到需要对造林区域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分状况等因素,以便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同时还要做好整地工作,如清除杂草杂物、翻耕松土等,为后续栽植创造良好条件。此外还特别强调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在造林之前应对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及害虫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后期管理难度。
再者,对于具体的造林方法也有具体要求。例如,播种时应注意控制播量均匀度,保证每平方米内种子分布合理;扦插繁殖则需注意选取健康无损的枝条作为插穗,并按照规定的深度插入基质中;容器育苗则是将幼苗培养在一个特定形状的容器内直至达到一定规格后再移栽到田间,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缩短生长时间并提高成活率。
最后,关于造林后的抚育管理同样不可忽视。标准建议定期巡查林地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问题,比如修剪枯死枝叶、施肥灌溉、除草松土等操作都应当按计划执行。另外,在遇到极端天气条件下还需采取应急措施来保障苗木安全度过难关。
综上所述,《DB15/T 1855—2020 蒙古莸造林技术规程》从多个方面为蒙古莸造林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有助于促进这一珍贵树种的有效推广与利用,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