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小型热解气化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日处理规模小于50吨的生活垃圾小型热解气化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mall-scale Pyrolysis and Gasification Treatment Engineering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中国标准分类号:X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773-2020 生活垃圾小型热解气化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是青海省针对生活垃圾小型热解气化处理工程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热解气化: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通过高温将有机物分解成可燃气体的过程。此过程强调了无氧环境的重要性,确保了热解气体的质量。
二、选址要求
1. 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至少500米,并且要位于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侧。这一规定旨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公众健康。
三、设备选型与布置
1. 处理规模为5吨/日到30吨/日的小型热解气化炉应采用固定床式结构。固定床式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适合中小型项目。
2. 炉膛内温度需维持在800℃至1000℃之间。这样的温度区间既能保证充分的热解效果,又避免过高温度导致设备损坏。
3. 必须设置尾气净化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除尘器、脱酸装置及活性炭吸附塔。这些装置可以有效去除尾气中的颗粒物、酸性物质以及重金属等有害成分。
四、运行管理
1. 每班次至少检查一次设备运行状态,并记录相关数据如进料量、出灰量、烟气排放浓度等。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设施正常运转。
2. 定期更换滤袋等易损件,确保除尘效率不低于99%。良好的除尘效果对于改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3.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一旦发生故障能够迅速响应处置。例如当炉温低于设定值时,应立即停止进料并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温度。
五、安全防护
1. 所有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等级要求,并做好接地保护措施。防止因电火花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2. 在维修作业前必须切断电源,并悬挂警示标志。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六、监测与评估
1. 每季度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一次全面检测,内容涵盖但不限于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指标。检测结果作为评价处理效果的重要依据。
2.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工艺参数,优化整体性能。持续改进是提升技术水平的关键所在。
以上就是关于《DB63/T 1773-2020 生活垃圾小型热解气化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的一些重点条款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