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火龙果生产的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日光温室火龙果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it Greenhouse Pitaya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824—2020 日光温室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日光温室中火龙果的种植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规划
标准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土地作为种植基地。同时,需考虑交通便利性以及远离工业区和生活区,以确保环境安全。对于日光温室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布局温室结构,保证良好的采光和保温效果。
栽培管理
在栽培过程中,定植密度直接影响到火龙果的产量和质量。根据标准建议,每亩适宜栽植约300-400株苗。此外,施肥时要注重平衡施肥,既要满足火龙果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主要元素,也要补充微量元素如钙镁硼锌等,促进植株健壮成长。浇水方面,则需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火龙果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残枝落叶,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倒茬等方式来降低发病几率。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治理,并注意用药的安全间隔期,确保果实质量安全。
采收与贮藏
火龙果的最佳采收时期为果实转色完全后7-10天左右。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采后的果实应立即运往冷库预冷至10℃左右,然后转入0±0.5℃的冷藏环境中保存,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之间,这样可以延长保鲜时间,提高商品价值。
以上内容是对《DB15/T 1824—2020 日光温室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