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杏扁高效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繁育、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杏扁的高效栽培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fficient Cultivation of Apricot Kernel in He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 320-2020《杏扁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发布的关于杏扁高效栽培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杏扁的品种选择、建园规划、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杏扁产量和品质。
其中重要条文包括:
1. 品种选择: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如串枝红、串枝黄等。要求苗木高度不低于80厘米,地径不小于0.8厘米。
2. 建园规划:园址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株行距一般为4米×5米或5米×6米,每公顷栽植330-500株。同时要配置授粉树,比例为8:1。
3. 土肥水管理:土壤pH值以7.5-8.5为宜,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每年秋季施基肥,每株施腐熟农家肥50公斤。生长季节根据情况追肥2-3次。灌水要适时适量,尤其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不能缺水。
4. 整形修剪:采用自然开心形或主干疏层形。幼树期重点培养骨干枝,成龄树注重通风透光。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相结合,及时去除病虫枝、交叉枝。
5.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用药。主要病害有流胶病、褐斑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药剂防治。
这些条文明确了杏扁高效栽培的技术要点,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可以有效提升杏扁的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