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荔枝标准化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建园、种苗选择与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运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番荔枝的规范化种植与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of Sugar Apple (Annona squamosa L.)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农业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地方标准《TYNRZ 005-2025 番荔枝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番荔枝产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将聚焦该标准中“病虫害防治”条文的新旧版本差异,结合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深入解读其变化背景与实施要点,以期为种植户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新标准相较于旧版,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做出了显著调整。旧版标准中对病虫害的描述较为笼统,仅列出几种主要病虫害名称,并建议采用常规防治措施。而新版标准则更加注重分类管理与绿色防控理念的融入,强调根据病虫害种类采取针对性防治策略,并明确推荐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保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依赖。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也符合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例如,针对番荔枝常见的炭疽病、叶斑病、红蜘蛛等病虫害,新版标准提出应结合田间观察与监测数据,制定动态防控方案。同时,鼓励使用天敌昆虫、植物源农药及低毒高效药剂,从源头上降低农药残留风险。
在实际应用中,种植者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发生迹象;二是合理选择防治方法,避免盲目用药;三是做好记录与总结,逐步形成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病虫害防控体系。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病虫害防治档案的建立,要求详细记录防治时间、药剂种类、使用剂量及效果评估等内容,为后续优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对比新旧版本标准可以看出,病虫害防治条文的调整不仅提升了技术指导的科学性,也为番荔枝产业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种植户应积极学习并落实新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