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猕猴桃生产过程中土壤、肥料和水分管理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六盘水市范围内猕猴桃的土、肥、水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il,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of Kiwifruit (DB5202/T 005—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猕猴桃土、肥、水管理技术规程》(DB5202/T005—2018)是贵州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猕猴桃种植中的土壤、肥料和水分管理。以下为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土壤管理方面,标准指出猕猴桃园应选择在海拔300至1200米之间,坡度不超过25°的地方建立。土壤pH值宜控制在5.5至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建议每年秋季深翻土壤30-40厘米,并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对于新栽植的幼树,在定植前需开挖宽80厘米、深70厘米的定植穴,回填时分层施入有机肥与表土。
施肥管理上,强调要根据猕猴桃生长发育阶段合理施肥。萌芽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梢生长,开花前后增施磷钾肥提高坐果率,果实膨大期重点补充钾肥以增加产量和品质。全年施肥次数一般不少于4次,基肥应在秋季采果后尽早施入,追肥则分别安排在萌芽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及采收后。每次施肥量需依据树龄、树势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确定,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浪费或污染环境。
水分管理方面,要求灌溉设施完善,确保能够及时满足不同生育时期的需水量。猕猴桃对水分需求较高但不耐涝,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通常情况下,春季萌芽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发芽整齐;花期适当控水可提高授粉成功率;果实膨大期需充足供水以保证果实正常发育;而冬季休眠期则减少灌水频率直至停止灌溉。提倡采用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