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质勘查单位钻探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管理要素及实施指南。本文件适用于地质勘查单位钻探工程的安全标准化建设与管理。
Title:Safety Standardization Specification for Geological Survey Units - Part 2: Drilling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Guide
中国标准分类号:P6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615.2-2019《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第2部分:钻探工程实施指南》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钻探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相关术语的定义,如“钻探工程”、“危险源”等。这些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统一的理解基础,确保各方在执行过程中有共同的语言环境。例如,“危险源”被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这一定义有助于识别潜在的风险点,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安全管理要求
# 组织机构与职责
标准强调了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的重要性,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例如,项目经理应全面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而安全员则需具体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清晰划分责任,可以有效避免因职责不清导致的安全事故。
# 安全教育与培训
对于新入职员工及转岗人员,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岗位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方法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只有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这样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也增强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 设备设施管理
钻探设备作为生产活动的核心工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标准还特别指出,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都不得投入使用。此外,还要求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次维修保养的情况,以便追溯问题源头。
施工现场管理
# 环境保护
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比如控制扬尘污染、妥善处理废弃物等。同时,还需注意保护地下水资源不受损害,特别是在钻探作业时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防止发生泄漏事故。
# 应急预案
每个钻探项目都应当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预案中应该涵盖火灾、触电、中毒等多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下的应对策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启动相应程序,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勘查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第2部分:钻探工程实施指南》从多个角度出发,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方针。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这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更是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