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泰和乌鸡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泰和乌鸡的生产、加工、销售及质量评定。
Title:DB36T 173-2019 Taihe Black-Boned Chicke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73-2019《泰和乌鸡》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泰和乌鸡的品种特征、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为该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品种特征
标准中对泰和乌鸡的品种特征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两部分。
外貌特征:泰和乌鸡体型较小,羽毛以黑色为主,皮肤呈乌黑色,喙短而弯曲,冠小且多为单冠,耳叶多为白色或浅蓝色,胫部乌黑,脚趾四趾分叉。这一描述明确了泰和乌鸡独特的外观特点,有助于消费者识别正宗产品。
生产性能:成年公鸡体重约1.5公斤,母鸡约1.2公斤,年产蛋量不低于80枚,蛋重约40克。这些指标反映了泰和乌鸡良好的生长发育能力和繁殖能力,为养殖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2. 质量要求
标准对泰和乌鸡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主要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三个方面。
感官指标:要求泰和乌鸡体形匀称,羽毛紧密光亮,皮肤无破损,肌肉丰满有弹性,脂肪分布均匀,气味正常。这一要求确保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和食用安全性。
理化指标: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0%,脂肪含量不超过10%,水分含量不超过70%。这些指标反映了泰和乌鸡营养价值的基本水平,保证了产品的营养品质。
卫生指标:铅含量不得超过0.1mg/kg,镉含量不得超过0.1mg/kg,沙门氏菌不得检出。这些指标保障了产品的食用安全,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检验方法
标准中规定了多种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
感官检验:通过视觉、触觉和嗅觉等感官手段对泰和乌鸡进行直观判断。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检验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
理化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蛋白质、脂肪和水分等成分含量。这种方法准确可靠,能够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微生物检验:利用培养基和显微镜等工具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情况。这种方法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4.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准还对泰和乌鸡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提出了具体要求。
标志:应在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这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包装:应使用清洁、干燥、无毒的材料进行包装,防止污染。包装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保存效果。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雨、防晒、防挤压,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合理的运输方式可以减少产品损耗,提高运输效率。
贮存: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有毒有害物质。正确的贮存方法可以延长产品的保鲜期,保证产品质量。
总之,DB36/T 173-2019《泰和乌鸡》标准从多个方面规范了泰和乌鸡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为保护泰和乌鸡这一特色农产品品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