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针形绿茶加工的技术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针形绿茶的加工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Needle-shaped Gree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205-2019《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针形绿茶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针形绿茶”进行了明确界定,指外形紧直如针的一种绿茶产品。这一定义为后续加工提供了统一的产品形象标准,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特定形态要求。
二、原料要求
明确规定了鲜叶采摘的标准:应选用芽叶完整、新鲜且无病虫害的新梢作为原料。同时强调应在适宜天气条件下及时采收,避免因恶劣天气导致鲜叶品质下降。此条款旨在保证原料基础质量,为后续加工奠定良好开端。
三、加工工艺流程
1. 杀青:采用锅式杀青机或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具体操作时需注意控制温度与时间,以达到钝化酶活性、保持色泽绿润的效果。
2. 揉捻:通过揉捻工序使茶叶形成初步卷曲形状,并释放部分茶汁。此过程需要适度掌握力度与方向,防止损伤叶片组织。
3. 干燥:分为初烘和足干两个阶段。初烘时采用低温慢烘的方法去除多余水分;足干则需提高温度以进一步固定形状并提升香气。整个干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湿度变化,适时调整参数设置。
四、质量要求
成品针形绿茶需满足以下条件:
- 外观:条索紧细匀整,色泽翠绿油润;
- 汤色:清澈明亮呈黄绿色;
- 香气:高扬持久具毫香;
- 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
- 叶底:嫩绿完整富有弹性。
五、检验方法
对于上述各项指标均有详细的检测方法说明,包括目测法、水浸提法等传统手段以及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确保能够准确评估产品质量。
六、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要求生产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产品的标识工作,使用防潮性能良好的包装材料,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运输途中受到损害。此外还需注意储存环境的选择,避免阳光直射及潮湿条件影响茶叶品质。
以上内容是对DB36/T 1205-2019《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中重要条款的深入剖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针形绿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