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态茶园建设的基本要求、规划与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茶树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环境监测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生态茶园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co-tea Garden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204-2019《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范》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生态茶园的建设和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规划
- 标准要求茶园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具体来说,茶园周边5公里范围内不应有大型工业区或垃圾处理场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设施。此外,茶园的地形应有利于排水和保持水土,避免低洼积水区域。
2. 土壤管理
- 茶园土壤的pH值应在4.5至6.5之间。为了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建议采用有机肥料,如绿肥、堆肥等,并结合施用生物菌剂来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同时,要定期监测土壤养分状况,确保其满足茶树生长的需求。
3. 病虫害防治
- 推荐使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捕器)和生物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来进行病虫害防控。化学农药仅作为最后手段,并且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率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灌溉系统
- 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对于维持茶园稳定生产至关重要。标准提倡采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节约水资源,同时确保水分均匀分布于整个茶园内,避免局部过湿或干旱现象发生。
5. 采摘与加工
- 在茶叶采摘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茶树叶片不受损伤,并及时将鲜叶送至加工厂进行处理。加工环节需遵循清洁卫生原则,防止二次污染,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实际应用时还需参照完整版标准文件执行。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茶园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