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胡麻垄膜集雨沟播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整地施肥、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旱作农业区胡麻垄膜集雨沟播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idge-film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Furrow Sowing Cultivation of Flax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469-2017 胡麻垄膜集雨沟播栽培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胡麻的垄膜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提高胡麻产量和品质。以下将从标准中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该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内年降水量350毫米至5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为适用区域提供了明确界定。在“术语和定义”中,“垄膜集雨沟播”被定义为利用地膜覆盖形成垄面以收集雨水,并通过沟播方式种植作物的技术。这一定义不仅明确了技术的核心概念,还强调了其节水增产的特点。
其次,在“播种前准备”部分要求选择适宜的品种,如晋亚14号等高产优质品种。同时,要进行整地施肥,确保土壤疏松且肥力充足。具体来说,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或商品有机肥300公斤以上,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为胡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再者,在“播种”环节规定了具体的播种时间和方法。最佳播种期为春播时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8℃左右,通常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之间。采用机械播种的方式,行距设定为40厘米至50厘米,株距控制在10厘米至15厘米,播种深度保持在3厘米至5厘米范围内。这样的参数设置既能保证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又能满足幼苗出土的需求。
最后,在“田间管理”方面强调了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在干旱情况下应及时灌水,每次灌水量约为60立方米至80立方米/公顷。对于病虫害防控,则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此外,还需定期巡查田块,及时清除杂草,促进胡麻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DB14T 1469-2017 胡麻垄膜集雨沟播栽培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后期管理都给出了详尽指导,有助于农户科学种植胡麻,实现稳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