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汽车工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汽车工业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自我评价、第三方评价以及相关方的验证和认定。
Title: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 Automotive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839—2019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 汽车工业》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推动汽车工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4.1 基本要求
这一部分强调了企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具体而言,企业应当设立专门负责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部门或岗位,并明确其职责权限。此外,还要求企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1.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在供应商选择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标准。首先,企业应当优先考虑那些具有良好的环境表现和社会责任记录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其次,在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估时,不仅要考量其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更要重视其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已经合作的供应商,则需要定期对其环境绩效进行审核,以保证持续符合要求。
6.1.1 生产过程控制
关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标准规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废弃物产生并提高资源利用率。例如,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改造现有生产线,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同时提倡循环利用原材料和副产品,降低原材料消耗量。另外,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确保达标排放。
7.1.1 最终产品环保性能
最后,在最终产品的环保性能上也有严格的规定。标准要求企业生产的车辆必须满足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并且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可回收性和易拆解性。这意味着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不仅要关注功能性和安全性,还需兼顾环保因素,比如使用更环保的材料、优化结构设计以便于后期回收等。
以上就是对《DB37/T 3839—2019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规范 汽车工业》中几个重要条款的具体解读。这些内容为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有助于促进整个行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