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畜禽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的术语和定义、场地要求、设施设备、处理工艺、运行管理、环境监测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异位发酵床技术对畜禽粪污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ff-site Fermentation Bed Treat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4/T 9-2019畜禽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畜禽粪污处理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标准明确了适用于采用异位发酵床技术对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这为实施该技术提供了明确的应用场景。
2. 术语和定义:
- 异位发酵床:指在远离养殖舍的地方建设专用的发酵设施,将收集到的畜禽粪污与垫料混合后进行好氧发酵处理。
- 垫料:用于与畜禽粪污混合发酵的有机材料,如锯末、稻壳等。这些材料需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3. 技术要求:
- 原料选择:要求选用新鲜、未受污染的畜禽粪便作为主要原料,并确保垫料来源安全可靠,避免引入病原微生物或化学污染物。
- 堆体管理:规定了发酵过程中堆体的高度、宽度及长度的具体参数,以及翻堆频率和温度控制标准,以保证发酵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 环境影响控制:强调了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恶臭气体排放,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4. 运行管理:
- 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基本要求,包括熟悉设备使用方法、掌握日常维护知识等内容。
- 明确了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系统长期稳定高效地工作。
5. 产品质量与检测:规定了最终产品(即经过处理后的有机肥)的各项质量指标及其检测方法,确保其符合相关农业标准,可用于农业生产活动。
6. 安全卫生:特别指出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工作人员健康不受损害。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5114/T 9-2019》不仅涵盖了从原料准备到成品出厂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还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因素,在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