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草原基准牧草产量的术语和定义、测定方法、计算方法及结果表达。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草原牧草产量的测定与评估。
Title: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Benchmark Forage Yiel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 1814—2020《草原基准牧草产量》规定了草原基准牧草产量的术语和定义、测定方法、结果计算与表示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草原基准牧草产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面积内一年生或多年生牧草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平均值。这一概念强调了产量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自然状态产出,并且是通过科学测定得出的结果。
关于测定方法,标准指出应在生长季节结束时进行采样测定。具体步骤包括确定采样点位置、设置样方、采集样本并称重等环节。其中特别提到,样方的大小应根据草地类型来确定,通常为1平方米至10平方米不等。此外还要求采用代表性取样法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对于结果计算与表示,标准要求将所有样方内的牧草鲜重求和后除以样方面积得到平均单产,并将其转换成干物质重量作为最终报告值。同时建议记录相关影响因素如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以便后续分析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执行每一步骤,确保整个过程严谨可靠。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基准牧草产量信息,为草原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